鋁及鋁合金表面通常有一層致密的氧化膜,主要成分為非晶態的A12O3,其厚度約為5~200nm,它阻礙了鋁表面和周圍介質的化學反應,使得鋁及其合金在通常情況下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鋁及鋁合金的抗腐蝕能力決定于這層氧化膜的完好程度和破裂后的自修復能力。當與鋁及鋁合金接觸的化學物質足以使氧化膜中的任何破裂得以修復時,鋁合金的耐蝕性就可以保持下來并得到增強。點蝕是鋁及鋁合金腐蝕的主要形式。點蝕起因于表面鈍化膜的局部破壞,溶液中的氯離子對鈍化膜的破壞作用尤其強烈。因此,研究高濃度氯離子環境中鋁合金的腐蝕與防護,可以更好地解決鋁材構件的腐蝕和防護問題。雖然電化學實驗方法簡便,并可以說明緩蝕劑的緩蝕效果,但對其能否準確表征緩蝕劑的緩蝕效果仍存有爭議。原子力顯微鏡(AFM)通過測量針尖與樣品表面微弱相互作用力來測量樣品表面形貌[2,3],通過AFM可以觀察到鋁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完整與否,因此能夠判定緩蝕劑對鋁合金在高濃度氯離子條件下的防護效果。本文應用AFM對高濃度氯離子條件下鋁合金表面腐蝕層進行研究,評價三種緩蝕劑分別或協同使用時對鋁合金的緩蝕效果。
研究材料為Y112型鋁合金,將其制備成工作面積為1×1cm2的研究電極,工作面積以外的部分用環氧樹脂封裝。工作面用1800目水砂紙打磨平整,至無可見劃痕并用去離子水清洗,自然干燥后在室溫下浸泡于添加有不同緩蝕劑的25%(w/w)氯化鈣基礎溶液中,經過22小時后取出,表面用去離子水清洗干凈并自然干燥后用于ATM實驗。使用上海愛建納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AJIII型原子力顯微鏡進行原子力顯微實驗。實驗所用溶液中幾種緩蝕劑的添加量與添加種類,所有濃度均為質量百分比濃度。張勝濤等高濃度氯離子溶液中Na2MoO4、NaNO2和BTA對鋁合金緩蝕的AFM研究。
各個實驗溶液中緩蝕劑的添加量與添加種類
加入0.20%Na2MoO4可以對高濃度氯離子條件下的鋁合金起到較好的緩蝕作用;由于BTA覆蓋層不能在鋁合金表面實現100%的覆蓋,加入0.20%BTA后加速了BTA覆蓋層缺陷處的點蝕,使Na2MoO4的緩蝕效果下降;雖然NaNO2單獨使用能使鋁合金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但其與BTA的協同作用的效果并不理想,0.20%Na2MoO4和0.20%BTA的協同作用效果要優于0.15%NaNO2和0.20%BTA的作用效果。
原子力顯微鏡測試鋁合金表面腐蝕形貌得出的結果表明,本文采用的三種緩蝕劑對鋁合金在高氯離子溶液環境中均有一定緩蝕效果。但是,不同緩蝕劑提高鋁合金抗腐蝕能力的程度是不相同的,不同緩蝕劑配合使用改善鋁合金的抗腐蝕能力有一些獨特的優點,但是也存在同時使用幾種緩蝕劑后反而降低緩蝕能力的情況,因此在選用緩蝕劑時不僅應該考慮它們獨自的緩蝕能力,而且還應該分析它們協同作用的效果。
蘇州飛時曼精密儀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坐落在美麗的蘇州高新區科技城,是一家起點高、前瞻性強的研發和制造型高科技企業。公司的核心研究方向為光、機、電、算一體化的微納米檢測設備、先進的醫療儀器。飛時曼作為國內自主品牌、原子力顯微鏡廠家,其主要產品有:原子力顯微鏡系列(多模式原子力顯微鏡 FM-Nanoview1000AFM、一體式原子力顯微鏡 FM-Nanoview6800AFM、拉曼原子力顯微鏡一體機 FM-NanoviewRa-AFM、光學原子力顯微鏡一體機 FM-NanoviewOp-AFM、教學型原子力顯微鏡 FM-Nanoview T-AFM、教學型掃描隧道顯微鏡 FM-NanoviewT-STM、工業型原子力顯微鏡 FM-NanoviewLS-AFM、拉曼光譜儀RM5000、拉曼光譜儀RM8000、拉曼光譜儀RM9000)。2015年,公司獲得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認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30多項,研發的多款產品被評為高新技術產品,并通過CE、ISO9001、SGS認證。